|  
						
							 
										
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 
										
					  
						
										
					  
						
										
					
					Cyrix CX486 DX2-v50qp 是Cyrix 于1993 
					年推出的低电压版486升级处理器,专为笔记本电脑和移动设备设计。 
					一、技术规格与性能 
					 
					1. 架构与频率 
    该处理器采用32位混合架构,兼容英特尔486指令集,物理接口为PGA 168 装,可直接替换Socket 2/3 
					主板上的386 或早期486处理器。其核心频率为50MHz,外部总线频率为25MHz,通过时钟翻倍技术(Clock 
					Doubling)实现性能提升。与标准版CX486 DX2-50(5V 电压)相比,"v" 后缀代表 3.3V 
					低电压设计,显著降低了功耗,适合对散热要求较高的移动场景。 
					 
					2. 缓存与浮点运算 
					集成8KB 写回式L1 缓存(较早期 DLC 系列的 1KB 
					大幅提升),有效减少内存访问延迟。测试显示,其性能较同频386 
					处理器提升约200-300%。与标准版类似,该处理器无内置浮点单元(FPU),需搭配 Cyrix FasMath 
					83D87 或 英特尔 387 协处理器以支持专业计算任务。 
					 
					3. 兼容性设计 
    作为386到486的过渡产品,CX486 DX2-v50qp需主板支持 缓存控制信号(如VESA局部总线主板)。部分早期386主板可能需更新BIOS或使用Cyrix提供的工具(如 
					CX.EXE)手动启用缓存功能。 
					 
					二、封装与市场定位 
					 
					1. 封装与电压 
					采用PQFP(塑料方形扁平封装),相比传统PGA 封装更轻薄,适合移动设备。3.3V 
					低电压设计不仅降低功耗,还减少了散热需求,使其成为笔记本电脑的理想选择。 
					 
					2. 市场定位 
					面向 预算有限的移动计算市场,建议零售价约为119 美元(面向制造商),比同期英特尔 486DX2-50 低 30% 
					以上。其性价比在 1990 年代初期推动了低价笔记本电脑的普及。 
					 
					三、版本与命名解析 
					 
					• 型号后缀含义 
					 
					◦ v:代表 低电压(3.3V),适用于移动设备。 
					 
					◦ 50:核心频率 50MHz,总线频率 25MHz。 
					 
					◦ qp:推测为 Quad-Package(四方形封装),指 PQFP 封装形式。 
					 
					四、历史背景与争议 
					 
					1. 技术争议 
					Cyrix 在开发过程中因专利问题与英特尔对簿公堂,但法院最终认定其设计为独立研发。这一事件虽导致产品上市延迟,但 
					CX486 DX2 系列仍凭借低价策略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。 
					 
					2. 后续发展 
					德州仪器(TI)基于该设计推出 TI 486SXL,将 L1 缓存提升至 8KB;威盛电子(VIA)收购 Cyrix 
					后,其技术遗产融入后续的 MediaGX 低功耗处理器。 
					 
					五、现状与收藏价值 
					 
					如今,CX486 DX2-v50qp 因稀有性成为计算机历史爱好者的收藏品。二手市场中,单芯片价格约为 50-100 
					美元,包含协处理器的完整套件可达 150-250 美元。早期生产的 "B" 后缀版本(如 CX486 
					DX2-v50qp/B)因采用陶瓷封装,更具收藏价值。 
					 
					总结 
					 
      Cyrix CX486 DX2-v50qp 是90 
					年代移动计算领域的标志性产品,通过低电压设计和时钟翻倍技术,在性能与功耗之间取得平衡。尽管受限于时代技术(如无内置FPU),但其在推动低价处理器普及和移动计算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,成为计算机硬件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。 
						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