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WinFast PX360 TD(A360
TD)是丽台科技在2004年推出的一款基于NVIDIA GeForce PCX
5750芯片的PCI Express显卡,定位于中端市场。
一、核心规格与技术特性
1. 硬件配置
• 芯片与制程:采用0.13微米工艺的GeForce PCX 5750 GPU,核心频率425MHz,拥有4条渲染管线和2个顶点着色器,晶体管数量8200万。
• 显存系统:搭载128MB DDR SDRAM显存,位宽128bit,显存频率550MHz,带宽8.8GB/s。显存颗粒为三星3.6ns
K4D261638E-TC36,理论峰值带宽接近公版水平。
• 接口与输出:支持PCI Express 1.0a x16接口(通过HSI桥接芯片实现),配备DVI-I、VGA和TV-OUT接口,支持2048×1536分辨率输出。
2. 技术特性
• 渲染能力:
◦ 支持DirectX 9.0和OpenGL 1.5,可运行《Half-Life 2》《Doom
3》等DirectX 9游戏,但受限于4条渲染管线,高分辨率下性能较弱。
◦ 采用CineFX引擎,支持Vertex Shader 2.0+和Pixel Shader
2.0+,但缺乏对动态分支等高级特性的支持。
•
视频处理:集成硬件MPEG-2解码,支持VIVO(视频输入输出)功能,可通过TV-OUT接口输出标清视频。
• 散热设计:
◦ 采用「超极静滤网式四方吹导流风扇」(Air
Surround),通过铝制散热片和低噪音风扇组合,实现低于30dB的静音散热,散热效率优于同期公版设计。
◦ 供电部分使用三洋贴片电容和防磁线圈,稳定性较高。
二、性能表现与实际应用
1. 游戏性能
• 主流游戏:在1024×768分辨率下,《Half-Life
2》平均帧率约40fps,《Far Cry》约35fps,但开启抗锯齿后帧率显著下降。
• 对比同期产品:
◦ 与ATI Radeon X800系列相比,PCX
5750的4条渲染管线在复杂场景下劣势明显,性能差距约30%-50%。
◦ 与NVIDIA自家AGP版GeForce FX
5700相比,PCI-E版本因桥接芯片拖累,性能提升不足10%,性价比偏低。
2. 专业应用
• 视频编辑:硬件MPEG-2解码可加速DVD制作,但缺乏对高清视频的支持,适合入门级用户。
• 3D设计:OpenGL
1.5支持基础建模,但在AutoCAD等专业软件中表现一般,显存容量和带宽成为瓶颈。
三、优缺点分析
1. 优点
• PCI-E过渡方案:在PCI-E初期市场,为用户提供了从AGP升级的低成本选择,尽管性能提升有限。
• 静音散热:超极静风扇设计在低负载下噪音控制优秀,适合办公环境。
• 接口丰富:DVI+VGA+TV-OUT组合满足多设备连接需求,VIVO功能支持视频采集。
2. 缺点
• 桥接芯片性能损失:HSI桥接方案导致PCI-E接口实际带宽利用率不足,性能与AGP
8X版本接近。
•
显存瓶颈:128MB显存和8.8GB/s带宽在高分辨率或多纹理场景下容易爆显存,例如《魔兽世界》在1280×1024分辨率下显存占用超过100MB。
• 技术落后:4条渲染管线和128bit显存位宽与同期ATI
X800系列的12条管线+256bit位宽相比差距显著,尤其在DirectX
9特效支持上表现乏力。
四、市场定位与历史意义
• 发布背景:2004年PCI-E接口刚普及,NVIDIA为快速抢占市场,将AGP版GeForce
FX 5700通过桥接芯片改造为PCI-E接口,PX360 TD即为此类产品的代表。
• 用户群体:主要面向预算有限的办公用户或轻度游戏玩家,而非追求极致性能的发烧友。
• 替代选择:同期ATI Radeon X800系列(如X800
XL)凭借原生PCI-E设计和更强的渲染能力,成为更优解。
五、总结
WinFast PX360 TD是PCI-E接口过渡时期的产物,其核心价值在于为用户提供了从AGP平台升级到PCI-E的低成本方案。尽管丽台在散热和做工上展现了一线厂商的水准,但受限于NVIDIA的桥接策略和硬件规格,其性能未能充分发挥PCI-E接口的优势。对于怀旧玩家或硬件收藏者,它是PCI-E早期发展的重要见证;而对于普通用户,更建议选择同期ATI或NVIDIA的原生PCI-E显卡(如X800系列或GeForce
6600 GT)以获得更好的体验。
|